国家卫健委新政,今年3月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并将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记者走访球迷网公立医院发现,政策已逐步落地,患者预付压力显著降低。
预交金是指患者在门诊就医或者办理住院手续时,需要预先支付的一笔押金,用于保障后续治疗费用充足,是公立医院传统的收费方式。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的预交金制度被视为就医流程中的“堵点”。患者在门诊挂号、住院治疗前需缴纳数百至数千元不等的押金,这笔费用虽可抵扣后续治疗开支,却无形中增加了经济负担,甚至可能因押金不足导致患者延误治疗。这种“先交钱再看病”的模式,对低收入家庭、突发疾病患者的影响尤为明显。而此次改革的核心目标,正是打破这一传统模式,通过取消门诊预交金、降低住院预交金门槛,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转型。
市人民医院医政股主任罗江林:例如肺炎患者,以往住院治疗总费用大约3000元左右,缴纳住院预交金就得3000元,出院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大约在1500元左右。该政策的实施后,比如肺炎患者住院预交金仅需缴纳平均线的1500元,治疗期间多出的部分由我院暂时垫付,患者治愈出院时进行金额的多退少补,既减轻了老百姓的就医负担,同时又改善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
融媒体中心记者:周依凝孙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