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网印发《海林市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牡丹江市财政局球迷网印发《牡丹江市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牡农局联发〔2025〕2号)文件,结合球迷网实际,制定本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强化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海林市农业农村局 海林市财政局
2025年2月7日
海林市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决策部署,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结合球迷网耕地地力保护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与任务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切实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助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支持开展耕地地力保护,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基石。各镇、相关单位要严格落实惠农补贴长效机制,核定补贴面积,及时兑付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发挥政策激励效应。
二、补贴政策
(一)补贴依据。按照《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牡丹江市财政局球迷网印发牡丹江市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牡农局联发〔2025〕2号)、《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财政厅球迷网印发黑龙江省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农厅联发〔2024〕434号)、《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球迷网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财农〔2016〕26号)、《财政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球迷网进一步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的通知》(财办农〔2021〕11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球迷网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指导意见》(黑政办发〔2016〕69号)和《黑龙江省健全完善惠农补贴长效机制管理办法》(黑财农〔2024〕115号)等文件要求,保持补贴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结合球迷网补贴工作实际,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二)补贴对象。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严禁将不符合享受补贴条件的对象、面积纳入补贴范围。对非农征(占)用耕地、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予补贴。
(三)补贴标准。按照2024年耕地地力补贴实际发放面积和补贴资金总量测算耕地地力补贴标准。根据《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球迷网印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黑财规〔2023〕29号)规定,省级采取因素法,综合测算本市补贴资金规模,按照每亩75.6元的标准分配各镇、相关单位。
三、工作安排
(一)核实申报补贴面积。农财两部门指导各镇、相关单位详细核实2024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情况,经认真分析比对,将补贴面积等有关信息按要求逐级报至省农业农村厅。
(二)制定发放工作方案。农财两部门结合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和球迷网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开展实际,在保持政策稳定的基础上,制定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补贴对象、补贴依据及责任履行和补贴发放激励约束机制,细化操作流程。
(三)分配下达补贴资金。按照《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球迷网印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黑财规〔2023〕29号)规定,省农业农村厅采取“因素法”测算分配球迷网补贴资金。省财政厅经省政府同意,已提前下达球迷网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
(四)县级发放补贴资金。农财两部门按照《黑龙江省健全完善惠农补贴长效机制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具体补贴实施方案,并联络相关部门做好资金发放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按照职责分工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原则,落实公示公开制度,及时将补贴对象、补贴面积、补贴标准和补贴资金等到户明细数据,在行政村(单位)和乡镇政府同时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经公示无异议后,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平台,足额兑付给补贴对象。各镇、相关单位应于公示期结束后上报相关材料至市农业农村局。
(五)调度补贴发放进展。补贴发放单位应及时将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要建立补贴资金发放台账,及时记录补贴资金发放情况(包括补贴乡镇、补贴对象、补贴面积、补贴金额、发放银行以及兑付时间等),及时跟踪补贴资金发放进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政府、相关单位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负总责,农、财两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农、财两部门要按照惠农补贴长效机制管理要求,加强协调配合,抓好工作落实。补贴发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向政府报告,采取强有力措施加以解决。要严格执行补贴信访受理制度,对于信访案件要在规定时间内办结,让群众理解认可。
(二)明确工作责任。市农业农村局要按照有关要求,会同财政局制定补贴资金发放方案,明确补贴资金规模、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和程序等,并做好补贴资金发放管理等相关工作;市财政局要配合农业农村局核实并提供相关数据,按照有关规定做好资金拨付等相关工作。市农业农村局要会同财政局督促指导代发金融机构及时兑付补贴资金。
(三)规范信息管理。各镇、相关单位要建立地力保护补贴数据库,并督促村级组织建立基础信息台账,便于日常管理及留档备查。要加强“一卡通”发放监管服务平台基础数据的维护与更新,确保农户基础信息完整准确。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简化操作流程,方便农民群众及时更新维护基础信息。要严格落实补贴发放公开公示有关规定,督促镇级、村级建立公示台账,并定期进行抽查复核。
(四)强化资金管理。各镇、相关单位要紧盯补贴发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结合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巡视、审计、信访等相关部门提供的问题线索,开展常态化监管。要与补贴代发金融机构密切配合,建立数据双向及时传递制度,对兑付不到位的补贴资金,尽快核实后重新发放。要进一步强化财会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对照绩效目标做好绩效评价工作。要切实履行补贴资金监督职责,健全补贴资金监督体系,对于骗取、套取、贪污、挤占、挪用或违规发放补贴资金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五)强化政策宣传。各镇、相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媒体工具和宣传手段,强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政策宣传解读,特别是引导乡村级干部,准确把握补贴政策和要求,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广大群众清楚了解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资金兑付等政策。各镇、相关单位可通过公示栏、喇叭广播、网站、短信、微信等渠道,不断丰富公开公示内容和形式,方便群众查询,接受群众监督。
来源:海林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改革合作股
撰稿:王琳
校对:韩星
一审:张红
二审:韩珍珍
三审:刘磊
关联稿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