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海林市法律援助中心2023年度荣获司法部“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一是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海林市在全省首次开展创新工作,率先出台了《法律援助案件庭审监督制度》,对案件庭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法局领导及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参与庭审过程,通过访查案件质量、办案效果、工作作风,折射受援人对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满意度,及时了解群众诉求,确保法律援助民生实事服务质效。这一经验做法被司法部官网刊登,被牡丹江市司法局2024年在全市推广。二是优化人民调解工作。海林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协调指导职能作用,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全市人民调解员暨“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全市村(社区)调解组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参加培训,共计达700余人次、投入8万余元,有效提高了全市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通过法援中心、人民调解中心、普法办、公证处、“四所一庭一中心”的紧密配合,重点解决涉及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矛盾纠纷,并建立了群众反映、信访转办、部门移送、日常排查走访发现等渠道,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反映诉求,搭建了一座群众满意的“连心桥”。三是创新警调联动工作模式。海林市积极探索实践“党委政府统筹、警调深度融合、高效协同联动”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途径,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宣传等多项工作形成联动机制,将警调联动工作做细、做实,调解成功率达到92%。
下一步,海林市将创新“法援惠民生”“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服务措施,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推进法律服务全覆盖,打造“法治海林”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