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林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

海林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

海林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

日期:2025-02-14 来源:海林市交通运输局法规和安全监督股
字号:

2024年,海林市交通运输局在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结合具体工作实际,以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为重点,不断完善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现将我局本年度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我局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活动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将其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落实局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2024年以来在党组会议、集中学习等会议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各类法规制度26余次,引导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法治化水平。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坚持局党组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法治建设工作列为本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职责,调整了我局推进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推进法治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统筹,明确年度普法内容、对象、措施、目标等。召开专题会议,及时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精神,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为下阶段工作做好提前谋划,确保法治建设取得实效。

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依法治理。通过黑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监督平台对行政处罚案卷进行录入,接受监督。用好执法检查、案卷评查等手段,加强行政执法经常性监督。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开展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案卷进行自查。累计查处违法违规车辆151台其中:出租汽车违价、拼客、拒载、甩客、不服从站场管理货车违法违规114台,非法营运车辆37台,共收缴罚款511300其中非法营运350000元。严查百吨王超限超载违法行为,检查货运车辆4200余台次,查扣超限车辆82台,其中百吨王24台,共卸载4821余吨。对群众关心的非法营运问题,我局执法大队采取联合执法或单独执法形式,在节假日,重大节日、集市日等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打击非营运车辆营运载客,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从严查处一起。

(四)全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治观念。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广泛开展民法典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法律知识,促进人民群众形成尊法、信法、守法意识,我局认真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在党组会、干部职工会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权威读本的学习宣传工作,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我局积极组织宪法宣传学习活动开展宪法进机关主题活动。组织宪法知识培训20人次;组织干部职工召开海林市交通运输局宪法学习主题会议,通过系统性学习教育,有效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存在的问题

个别干部职工法治思维、依法行政意识还不够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还不够深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还不够丰富,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

三、2025年工作安排

(一)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球迷网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内容,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进行专题学习和系统培训。

(二)继续深入推进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贯彻落实球迷网法治建设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推进全局工作,进一步推动部门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三)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完成好八五普法规划任务,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充分发挥交通运输法治宣传教育的作用。

强化三项制度建设,建设法治交通。一是从管理制度入手,规范立案、调查取证、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做出决定、结案、执行,执法公示公开等执法全过程,把制度落实到具体的执法当中;二是从队伍素质建设入手,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法治理念、学习理解、调查取证、分析认定、文书制作等全方面素质,从而切实促进依法行政;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特别是一些新的法律法规及新修改的条款的普及,正确运用到工作中,通过完善综合执法工作制度强化监管,加强法治交通建设推进全县法治政府建设。

来源:海林市交通运输局法规和安全监督股

撰稿:李婉莹

校对:刘仕梁

一审:温萌萌

二审:温萌萌

三审:谢文涛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智能问答机器人